找到相关内容1306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任继愈:汉唐佛教思想论集(3)

    行法》一卷、《观心论》一卷、《观心食法》一卷、《观心诵经法》一卷。  在智额的著作中,充满了臆造的铺张的烦琐的经院哲学的特点。比如,天台宗为了炫耀它的宗教体系的复杂:丰富,他们故意把本来简单的东西弄得...

    任继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70764792.html
  • 本生经的起源及其开展(2)

    于将来成佛。婆罗门女则以世世与超术梵志结为夫妻作换花的条件。超术献五枝香华,定光佛说不可以五花功德授成佛之记别。超术遂请佛说菩萨行法。超术闻法,发增上心,愿来世如定光佛,并自散发铺于污泥地上,供佛踩踏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72064808.html
  • 王恩洋:佛学通论(1)

    行蕴的行与前章诸行无常的行范围不同,诸行之行是一切有为法的总称,即五蕴皆称为行。此行蕴只是有为法中的一部分,它是以思为首的心所有法(除受和想)和不相应行法。行的意义即行动行为。它的作用在对外境发起反应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72364811.html
  • 王恩洋:佛学通释(2)

      一切法无我第九  佛言:一切法无我。  何等一切法?云何为无我?为何义故观一切法无我耶?  一切法者,略有五种:一者心法,二者心所有法,三者色法,四者心不相应行法,五者无为法。  第一心法,略有八...,系属于心,不自在故,名心所有法。心法如王,此如臣等,如臣为王所有也。此又名相应行法,由此与心和合不离,共办事业,互相应故,名相应行也。臣固依王,王亦待臣,定相依故,次于心法说心所有法。  第三色法略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72864815.html
  • 王恩洋:佛学通释(4)

    ,此中烦恼善法及业依何由何而生起耶?如前一切法章言:烦恼善法及受想思等俱名心所,又名相应行法,系属于心,与心相应,如臣依王不相离故。是即依心而生,由心起也。界趣由业生,业由烦恼善法生,而业善法及以烦恼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72964817.html
  • 话说佛教之二

    了这个问题:真实是有的,就是圣者的所证,也就是心!这是真实的。从理论上来说,到此就圆满了,在《解深密经》中就说,这是无上无容的。至于后来的密教,只是行法而已,理论上并没有独到之处。密教自称其理论是以中...

    刚晓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572864924.html
  • 王恩洋:《佛学通释》上卷(4)

    所起,此中烦恼善法及业依何由何而生起耶?如前一切法章言:烦恼善法及受想思等俱名心所,又名相应行法,系属于心,与心相应,如臣依王不相离故。是即依心而生,由心起也。界趣由业生,业由烦恼善法生,而业善法及以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581964968.html
  • 宗赜《孝行录》及其与大足宝顶劝孝石刻的关系

    由于父母恩难报,故宗赜依《佛说报父母恩德经》、《大宝积经》、《普贤行愿经》所说提出:在出世诸孝行中,以法供养为最。行法供养,则得成就供养。如来如是修行,是真供养。《孝顺仪》“法供养为最仪”中月光童子...

    侯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02965000.html
  • 释藏青:中国佛教的传播与发展概况(2)

    坛、供养、诵咒、灌顶均有严格规定,需由导师秘密传授,要先筑坛(曼荼罗)行法,念诵秘密真言(咒语),以“三密”即身密(手结契印)、语密(口诵真言)和意密(心作观想)相应,通过真言、手印于仪轨等,达到即...

    释藏青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41965208.html
  • 周叔迦:中国佛教史(1)

    欲生经》、《大十二门经》、《小十二门经》、《道地经》等。“安那”是呼,“般那”是吸,安般守意是调息安定心的方法,也就是六妙门的行法。十二门禅是四禅,四无量心,四五色定。《阴持入经》是说五阴、十八界(持)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43265220.html